1.2 场地分区及交通组织
洁净厂房室通组织与厂区内不同部门或生产单元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在同一厂区内, 生产、行政、辅助区应尽量形成独立小区。按全年风向和至大污染风频考虑它们的相对位置。同时应根据生物安全隔离要求在生产区内对有毒与没毒产品厂房进行分类界定, 并分区隔离。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厂区内的交通组织。主要原则有: 洁净厂房应远离频繁运输线, 避免此类运输线对洁净小区的穿行干扰; 同一厂房建议有两条厂区道路可以利用, 使不同性质的工作人员或物品有不同方向的出入口, 即应从整体上考虑人员通路及物流通路, 使不用厂房性质相似的人员或物品流动能够协调统一, 避免室外通路上的干扰, 同时也使各类室外管线的走向明确简洁; 联系较为紧密的厂房之间的距离不应过远, 相互之间的通路应尽量直接减少绕行, 并注意通路上的其他交通对这种联系的干扰; 对其它洁净厂房有可能造成较大干扰或具有隔离要求的有毒产品厂房, 应独立成区并与其它厂房保持一定距离, 设单独的通路与厂区主干道相连。
洁净室夏季室温超过设计范围的原因,多是由于开始确定的各洁净室的空调送风量即换气次数时只注重满足洁净度指标,忽视了对各洁净室热平衡的校核计算。因此在生产洁净室的设计及运行过程中,必须对洁净室的空调送风参数进行实时修正,保证各个季节生产洁净室的温度都维持18-28℃。温度和相对湿度主要影响产品生产工艺及细菌的繁殖条件,还能引发由生产操作人员舒适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净化车间送风量、换气次数:
净化工程-无菌洁净室工程设计阶段对送风量的确定,首先要满足相应洁净度级别的换气次数要求,同时还要通过热、湿负荷校核来进一步确定风量,在此基础上对过滤器进行选用。